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服务
五一假期实现旅游收入4.8亿元 河源全域旅游受青睐
来源:河源日报 时间:2018-05-02 00:00:00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五一假期,游客在河源镜花缘景区,不仅能感受浓郁的客家文化,还能领略乡土植物。4月29日,位于镜花缘景区内的市客家乡土植物园展览馆试开馆,是我市首个植物展览馆。该馆具有物种保育、科学研究、公众教育、生态旅游四项功能。 本报记者 肖斌 摄

    昨日从市旅游局了解到,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共接待游客60.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2亿元,全域旅游成果凸显。以往景区型产品一家独大逐渐被多样化的目的地产品所取代,各种新业态产品全面开花,休闲度假游、温泉养生游、客家民宿游、乡村游、红色文化游等产品受到广大游客青睐。

    景区活动丰富人气火爆

    五一假期,我市各大景区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旅游+”加速旅游升级背景下,目的地产品升级换代,如万绿谷休闲度假旅游区五一期间就举行了2018年河源环保户外嘉年华活动,“白天观光休闲,夜晚体验农耕文化”成为到万绿谷游玩的游客们的“文化新体验”。此外,客天下、巴伐利亚庄园、东江野战俱乐部、镜花缘等景区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为游客打造了灯光秀、异域巡游、动漫COS巡游大联欢、温泉水公园、亲子嘉年华、客家传统美食DIY、客家乡土植物园等各具特色的节日大餐,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迎来了客流高峰。热龙温泉度假村的漂流,巴伐利亚庄园的竹竿舞、民俗表演,叶园温泉旅游区的夏季主题表演等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参与体验。

    乡村旅游不断升温

    今年五一假期,乡村旅游成为我市旅游市场的另一大亮点。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和乡村旅游扶贫及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乡村环境不断改善,走进乡村、品味农韵、回归自然成为不少游客假期首选。强化产业融合,推动载体创新,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模式也是我市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举措之一。
    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积极推进的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大水井特色民宿文化街区、香车体育产业园等产业融合旅游新业态项目,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如深圳华友会和深圳西电校友会的40多位游客,背起行囊来到春沐源岭南生态小镇体验乡村游。在参观了春沐源智慧蔬果梦工厂和徒步小镇所在地的原始山林后,游客们赞不绝口。
    同时,乡村体验游等多元化的旅游项目也备受游客欢迎。福源果场、茂青蓝莓、临江杨梅、阳光绿源的绿色蔬菜等乡村采摘体验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游客和市民的乡村生活体验。

    自驾游客占八成

    今年五一假期,天气给力,游客出游热情高涨。我市各景区周边主要交通干道车水马龙,景区(点)内游人如织,大量的省内外游客前来河源探亲访友、观光旅游。记者在各大景区景点看到,多数游客为来自珠三角及河源本地的自驾游客,也有来自江西、湖南、福建、江苏、安徽等地区的游客;在城郊乡村旅游点也是以自驾车辆居多。据市旅游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市各景区(点)自驾游车辆和游客占80%以上。

    优惠活动激发市场活力

    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各旅游景区(点)抢抓旅游市场,大力推出各项优惠措施,营造了浓厚的假日氛围。如龙川霍山旅游度假村、和平天上人间等景区推出了门票八折优惠等措施,为游客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获得广大游客的一致赞赏。
    据市旅游局统计,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各大景区景点共推出50多项优惠措施,进一步激发了我市假日旅游市场活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