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下旬以后,淡季限制了下游钢材的需求放量,在年内减产的目标之下,供应端也经历了超季节性下降。螺纹钢整体呈现供需双弱格局。然而,在年内供应缺口的预期支撑之下,远月钢材价格仍然非常强大。但7月底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和“纠正运动式减碳”等要求,使市场炒作热情降温,盘面高位回落至接近淡季基本面。
唐山限产方案公布,年内压产预期再升温
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当周,螺纹产量连降三周下降,降11万吨至318万吨;热卷产量止降回升9万吨到320万吨。虽然仍低于往年同时期,但增幅创将近三个月新高。主要原因是板材的利润好于长材,且需求不受取消出口退税的影响。因此,钢厂铁水分配多向板材倾斜。247家钢厂铁水日均产量228.19万吨,环比减少2.95万吨,同比减少24.03万吨;247家高炉产能利用率85.73%,环比下降1.11%,同比下降9.03%。
8月9日,唐山发布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空气质量保证计划,要求全市粗钢产量同比减少1237万吨,A级以下钢铁企业减产30%-50%。同时,河北省的减产目标为2171万吨,即唐山市承担了全省减产57%的任务。据河北省统计,2021年上半年全省粗钢产量为12154万吨,比去年上半年减少96万吨,2020年全年省内产量24977万吨,如果按照压产2171万吨的目标执行,今年下半年河北省产量不会超过12822万吨,年内限产力度将远远超过工信部要求的年度水平控制目标,,年降幅达到8.7%。因此,从河北省和唐山市的环保限产方案来看,预计年内产量收缩增强,这对对于钢铁尤其是板材价格形成较强的上涨支撑。
上半年钢需平稳缺乏亮点,下半年仍有期待
今年1-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比1-5月提高0.2个百分点。分大类来看,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0%;两年平均增长8.2%,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累计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8%,比1-5月增速回落4个百分点;制造业累计增长19.2%,比1-5月高出1.4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调控持续升级,房地产业增速见顶回落,上半年土地购置和新开工表现持续下滑,不过,后端销售支撑整体增速,累计投资增速仍处在高位,不过随着22城集中供地陆续在5-6月份展开,6月当月的土地购置和新开工面积出现了止跌回升迹象,应该说调控收紧对中长期的地产市场形成趋势回落,但短期(今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地产增速仍有韧性之城,对于钢材需求也会维持平稳态势,甚至下半年表现要好于上半年。
基建方面,广义基建投资1-6月份累计同增7.15%,比1-5月回落3.12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增长-0.28%,连续两个月增长。高基数+专项债发行后移是导致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年同期基数前低后高,二是财政资金同比下降:在经济内生动能逐渐恢复以及去年资金闲置问题的影响下,今年新增专项债先期发行节奏较上一年有所后移。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对预算内投资和地方公债发行要合理把握,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一般预期下半年发债的进度会加快。数据显示,8月至12月间将有约2.6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所以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底部回升。
压产落地推升吨钢利润
7月钢铁厂利润大幅回升,由于高频产量数据持续低于季节性同期水平,限产预期正在向现实落地,山东等省明确公布了生产目标,原料采购也在逐步停滞,下半年钢铁产量收缩是大概率事件,因此产业链价格走势明显分化:以矿石为首的原料普遍偏弱,而成材价格不断走高,钢厂利润持续走阔,盘面资金也在持续交易多钢厂利润。但到了8月,政治局会议的表态将当前钢材市场的偏热拉回供需双弱的基本面,钢价高位回落,钢厂利润也有不小的缩水,但粗钢压产目标已定,成材强原料弱的格局将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