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我会组织部分会员单位参加全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会议
据悉,近年来我市各级工商联充分发挥经济功能,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目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实体已有7.19 万个,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市56.0%的生产总值,创造了全市38%的税收收入,创造了全市 80%的名牌名标和首个全国驰名商标,提供了35 万个就业岗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建设幸福河源的关键时期。
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处在经济建设第一线,是加快转型升级的主体和建设幸福河源的基石。何忠友指出,各级工商联组织要积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强科技创新的顶尖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做强做精做大。同时,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四新”产业、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高端服务业及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据了解,近年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市社会就业的主渠道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何忠友表示,工商联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改善企业用工环境,提高职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