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服务
河源雷厉风行落实“双减”教育新规 作业减少考试压减 师生家长观念需改变
来源:河源日报 时间:2021-09-03 15:27:58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就学校承担的“双减”任务来看,目前师生、家长的关注点集中在考试压减和作业布置等内容上。

据了解,我市各中小学校负责人均表示将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但有不少家长及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减少考试后该如何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减少作业后孩子回家后怎么安排?

家长:作业减少考试压减

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教育部于日前强调,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落实“双减”工作任务,如均衡分班、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杜绝重复性作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等。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教育部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更是明确了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对于减少作业、压减考试,河源部分家长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水平。市民钟先生认为,作业和考试都减少了,孩子容易“放飞自我”。这样会不会减少孩子的学习动力?会不会增加家长的管束压力?部分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考试减少,但学校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监控手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市民阿红家有两个孩子,分别就读初中、小学。她对考试及排名并不是很敏感,觉得孩子健康成长更重要。但她坦言,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是有必要通过某种方式获知,否则焦虑同样存在。她认为老师可以“A”“B”“C”“D”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便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

学校:合理布置作业

科学评价学生

8月27日,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河源)项目启动,市一小作为该项目教研基地,本学期开学即要求中英数教研组就“各科作业的合理布置,实现多元化评价”进行研讨。

“减负的同时要实现增效、提质,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布置作业,这是教育人士和学校老师要思考的问题。”市一小副校长刘舒玉认为,“基础作业+特色作业”可以成为老师们布置作业的一种方式,让大部分同学能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完成基础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尝试特色作业,而特色作业是带激励性的,改变以前那种对未完成作业进行惩罚的方式。

记者从市二中了解到,该校从本学期开始也将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年级以上布置少量、适量的作业。取消中段考,但在期末安排质量检测。为了得到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该校近期还通过家长会、微信班级群等方式,宣传国家“双减”政策。

据了解,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今天秋季学期开始,各公办学校的作息时间也进行了调整。原来早上7时多到校的规定,均调整至上午8时左右到校,早读或早餐过后,8时40分左右开始第一节课,符合“不得早于8时20分上课”的要求。

专家:转变育人观念

形成社会共识

新河实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组长、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柯神龙认为,对于国家此次加大减负力度,大家不必过于担忧或纠结。因为“双减”政策出台的初衷是推动教育均衡与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政策方向是好的,力度也够大,但我们在贯彻‘双减’政策的同时,不应操之过急,应给师生、家长和社会一个缓冲和适应的过程。”柯神龙说,减少作业、压减考试,河源部分家长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水平。他认为待社会逐渐形成共识后,执行起来会更有效。

柯神龙建议老师们接下来要调整教学观念,以后要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为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更具竞争力,而不是用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来达到短期提分的效果。

柯神龙希望学生家长们要逐步转变观念,从之前的“唯分数论”中清醒过来,要认识到大量作业、课外辅导、题海战术等并非最好的方式。他建议家长们可以积极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样更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