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服务
为群众提高收入水平 提供更好管理和服务
来源:河源日报 时间:2017-12-06 00:00:00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基层,带回群众的火热奋斗场面,带回群众的心声建议。昨日,本报刊发《人人踏上奋斗路 携手同心谋幸福》,反映他们关于提高就业创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建议。

  对此,市人社局、市农业局、市扶贫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表示,将高度重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化有关工作,为群众就业创业、提高收入水平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

  市人社局: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全力促进就业稳定

  在市区一家企业上班的古达辉建议政府部门和企业继续对职工加大培训力度,让职工有向优秀管理人员学习的机会,进而提高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工作,提高自身收入水平。

  对此,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小强表示,人社部门作为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职能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把人民群众的小事作为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着力提高就业质量,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邓小强说,市人社部门将建立健全就业培训、就业帮扶、就业援助制度,优化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机制,组织实施好“南粤春暖”等就业服务活动,深化与广州、深圳、中山等地区域劳务合作,全力促进就业稳定。发挥好现有的全市1426个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作用,提高平台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利用互联网实现四级平台业务无障碍互通,为劳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与此同时,人社部门将针对河源实际,大力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劳动者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必须掌握一项技能,邓小强说,市人社部门调查发现,贫困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缺乏职业技能,没有一技之长。对此,市人社部门将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更多更贴近市场的职业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增加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数量,建设更多的创业孵化基地,并做大做强“赢在河源”“青年创业大赛”等赛事,帮助更多的创业者提高创业成功率。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劳有所得,让劳动者收入有保障。邓小强表示,市人社部门将突出抓好欠薪整治,严格落实工资分账管理、工资支付保证金、欠薪应急周转金等各项制度。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协商协调机制,畅通信访和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劳资纠纷多元化机制。组织开展各类风险形势分析研判,加强风险预警,做好应对预案。

  市农业局:线上线下齐发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构建展销宣传平台,近年来,市农业局积极组织本土农业企业参展珠三角地区农博会、省农博会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农业博览会,为农业企业谋销路,为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此外,市农业局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支持互联网+农业模式,扶持农产品电商企业发展,指导农民“触网”,引导企业和农民将农产品进驻天猫、京东等平台,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让农产品销售搭上互联网快车。

  据悉,市农业局专门举办两期省“信息进村入户”培训交流活动,完善80家省级惠农信息社建设,推动农业企业与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接,形成产品二维码,实现农产品信息可追溯,保障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销售和提高经济效益。

  市扶贫办:

  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扶贫扶志扶智

  和平县上陵镇富粮村养殖户李群建议进一步加快土地确权工作,帮助农民搭建销售渠道,打开农产品销路。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村民钟安伟建议党委政府在精准扶贫的同时,要更多地宣传致富思想,还得扶智、扶志。方湖村村民李青霞建议政府部门继续关心基层创业者,继续搭建农博会等展销宣传平台,为农村基层创业者搭桥铺路,走上致富道路。

  对此,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贫困村“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农产品承载着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奔康的希望,为此,各级政府和扶贫干部高度重视贫困户农产品的销售,纷纷通过联系企业、微信、互联网等平台,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贫困户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收入。其中,今年4月,市扶贫办与河源移动联手推进“电商扶贫工程”,依托“岭南优品”移动电商平台,打造12个电商扶贫示范村,将河源优质农产品直接推至各地移动用户。

  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为扩大贫困村“一村一品”销路,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春节前后,市扶贫办还将联合深河指挥部扶贫组、河源日报社等单位,借助太平街平台,举办为时一个月的“土货展销·爱心认购”河源首届精准扶贫产品展示会,为我市贫困村的“一村一品”搭建集中展示的大平台,并通过电商向外推广,扩大其知名度,同时促使商户与太平街达成长期进驻意愿,形成固定的销路,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有效防止“贫困反弹”,让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规划在河源高新区建立人力资源市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劳动力是率先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在市区、工业园区的重要路段、广场播放全市招用工信息,通过媒体、同乡亲友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让河源外出务工人员及时看到河源招工信息。深入我市在珠三角务工人员密集地区,通过同乡联谊群体,组织召开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河源,动员河源籍务工人员返乡就业。规划在河源高新区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各县区在工业园区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通过劳动监察力量,坚决取缔黑中介,坚决打击非法用工,营造良好招用工环境,更好地维护求职者的权益。

  该负责人还表示,我市将组团前往有基础并长期保持密切联系的外省市招聘,2018年春节前后组织赴河南、广西等劳务输出大省开展劳务合作。在劳务输出地建立河源招工工作站,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根据企业的季节性用工需求,有针对性组织小型招聘会,组队带领企业下乡进村,利用乡镇传统集日举办巡回招聘会,帮助企业解决急需用工难题。将打造24小时在线网络招聘平台,大力推进“智慧人社”建设,开发手机APP招聘系统,及时发布企业招用工信息和人才求职需求,并采用线上、线下招聘模式,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面试招聘,常年全天候为全市企业提供用工服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