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环岛咖啡’的‘环’还有环境保护的意思,真有趣。”当来自四川的游客国雅在广西涠洲岛打卡“网红”咖啡店时,了解到这里可以“凭2.5千克垃圾换一杯咖啡”,于是用自己的方式“解读”了一下店名。
环岛咖啡店创始人张英亮告诉记者,其实环岛咖啡的店名是自己的一个美好愿望。他希望有一天这个咖啡店可以在涠洲岛环岛铺开,让大家无论在涠洲岛哪个地方,都可以随时轻易地用捡拾的垃圾,换一杯咖啡。
虽然理解不同,但是不难发现,绿色可持续的理念,正在这个美丽的海岛上徐徐展开,越来越多的人们,也正在这里为打造零废弃海岛而努力。
绿色创新活动精彩纷呈 低碳又时尚
在环岛咖啡馆,除了捡拾垃圾,还可以通过环岛步行、环境宣传等多种方式换到咖啡。自去年开业以来,咖啡店兑换了超过1000杯免费咖啡。在这家小小的咖啡馆里,还有很多绿色可持续的细节也随处可见,咖啡店的门楣用的是废弃的冲浪板,装饰物用的废弃的灯泡,为了不产生一次性垃圾,店里不提供打包服务。
这家咖啡馆展现出的绿色低碳理念,也正是近年来涠洲岛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涠洲岛是广西沿海最大的岛屿,也是我国地质年龄最年轻、规模最大的火山岛。这里气候宜人,植被茂盛。近年来,涠洲岛充分利用海岛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建设了“零废弃民宿”“零废弃餐厅”等标志性经营场所,推行“净滩+限塑”机制,引导游客和岛民共同参与绿色低碳行动,推动海岛无废化建设。
在涠洲岛,有许多民宿已经参与到零废弃民宿实践中,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客房用品,但会提供可重复使用的赶海工具、共享的菜篮子,尽可能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现在,涠洲岛上已有400余家餐饮店普遍做到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餐具。
“当前,海岛零废弃项目共打造示范点50多个,以点带面,指导带动全岛企业、经营者争做零废弃示范民宿、示范餐厅、示范果蔬农贸市场等,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建设开发局副局长李国强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很多绿色创新活动也让人耳目一新。2024年以来,涠洲岛组织发动组建了“小海鲸”志愿队、青少年“海岛守护侠”小志愿队,并开展“环保妈妈”活动,累计组织海岛环保宣传活动300多场,引导各类社会群体携手成为零废弃海岛建设的实践者、传播者和推动者。
“我是涠洲岛的第四代岛民,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父亲经常跟我讲当年海岛周边的环境有多优美,在我小时候,涠洲岛的环境也比现在好。我还经常能看到海龟到沙滩上产卵。所以,我希望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让这里变得像以前那么美丽。”张英亮告诉记者。
试点垃圾无害化处理 废弃物变身有机肥
去年5月,涠洲岛“海岛零废弃探索项目——全国首个零废弃海岛”入选了生态环境部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实现广西低碳典型案例“零的突破”。
“涠管委机关食堂是全市唯一一个厨余垃圾全部自行消化的零废弃食堂,一年可处理厨余垃圾15吨左右,为全岛减少22.05吨二氧化碳排放。”李国强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涠管委机关食堂外设有多个堆肥箱,收纳厨余垃圾和大院内树木落叶,就地堆肥,这些肥料又会回馈到岛上的果蔬种植当中。如今,更多垃圾无害化处理实践也在岛上扎根发芽。
在涠洲岛疍家海岛生态园,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会长许海鸥,她带着记者一起检查正在发酵的堆肥箱,由厨余垃圾和农业残枝等垃圾组成的肥料正在发酵。
2019年起,她就在这里建起了一个堆肥基地,开始执行海岛零废弃项目,将厨余垃圾经过堆肥转化成有机肥回到果园中,用于改良土壤。
“虽然现在处理量还不大,但是我们希望通过零废弃项目的试点,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到其他同类场景当中去,逐步打通不同场景,再进一步打造出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海岛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整体闭环模式。”许海鸥介绍说。
随着涠洲岛不断推进“零废弃”实践,这座美丽的海岛正逐渐成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相信这里的绿色故事,也将不断谱写,更加生动和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