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治水、护水、节水并举 大力开展综合治理 新疆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4-05-27 15:43:15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4月,全区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为优,全区国考地表水断面(实测67个)优良水质断面为63个,比例为94.0%;河流断面(实测83个)优良水质断面为80个,比例为96.4%;湖库点位(实测40个)优良水质点位为32个,比例为80.0%;全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测119个)Ⅰ类—Ⅲ类达标水质水源地有116个,比例为97.5%。

一组组数据显示,新疆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已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新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坚持治水、护水、节水并举,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狠抓污染防治攻坚,持续开展综合治理,推动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高位推动治水,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新疆深居内陆,有水处则为绿洲、无水处便是荒漠,是典型的“绿洲经济、灌溉农业”发展地。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对于新疆而言至关重要。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把水利作为事关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大力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整体提升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事实上,新疆并非绝对性缺水,而是结构性缺水,不仅有水资源自身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还受制于水资源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为此,2023年,新疆先后组建成立自治区党委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实现对流域区域、兵团地方、地表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全过程管理,水资源管理由分散走向统一,水资源保障从粗放转向科学精准。

2023年,新疆首次制定覆盖兵地,贯穿全年,统筹地表、地下水的生产、生活、生态全口径供水计划;稳妥研究和推进人工增水,开辟新的水资源增补空间;加快推进一大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和水资源调蓄工程,全年实施72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节水、蓄水、调水、增水“四维”治水同步发力,坚持水利设施建设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两手抓”,水资源管理由内而外发生了深刻变化。

与此同时,新疆下大气力推进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一方面,强化河湖生态用水保障,健全河湖生态水量(流量)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强化自治区流域水生态环境法治保障,颁布实施一系列相关条例、办法。2023年,确定15条重点河流和5个重点湖泊的生态水量(流量、水位),建成4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完成国家清单中21条河流、6个湖泊的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排查河流岸线9362.62千米、湖泊岸线1210.841千米,排查入河(湖)排污口30个。综合治理推动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为进一步提高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新疆全力推动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全区建成4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形成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水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全区各地的自动监测站均具备自动采集水样、分析样品、上传数据和异常预警功能,实现对全区重点流域水质的实时监测,实现国考、区考断面自动监测全覆盖。”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吕任生介绍。

加强生态修复,打造美丽河湖

今年五一假期,各地游客慕名来到赛里木湖景区游玩,在领略大美新疆的自然风光时直呼:“这里太美了。”

2023年,赛里木湖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为新疆首个入围河湖。近年来,针对赛里木湖超载过牧、旅游开发等问题,新疆专门出台赛里木湖保护条例,在核心保护区域内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管理制度,拆除违建及开展草场禁牧,采取生态修复、植被保护、强化监管等措施,国控断面水质保持Ⅲ类。同时,赛里木湖建设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有害生物预防监测实验室、鸟类观测点、野生动物救护站等,统筹推进湖岸带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

5月的头屯河沿岸,水清岸绿,景色宜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被列入生态环境部确定的新疆52条美丽河湖建设清单,头屯河曾经满目疮痍的干河滩早已不复存在。

昌吉市民袁浩周末一有空,就会带着父母来到庭州生态绿谷游玩。“这里可以散步、骑行、垂钓。每到周末,会有很多人专程来公园‘打卡’。”袁浩说。庭州生态绿谷也成为体现头屯河生态治理成果的“绿色招牌”之一。

据悉,今年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2条河流、7个湖泊被纳入生态环境部确定的美丽河湖建设清单。

为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新疆加强生态修复,推动形成湖泊良好生态保护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治理,积极推进河湖生态复苏,增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十四五”以来,全区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41个,申请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8.8096亿元,用于河湖生态保护及修复、湖泊生态健康调查评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等,并对乌伦古湖流域、艾比湖流域等重点水体实施生态修复,修复河谷林草和尾闾湖湿地,确保流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当前,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正在组织各州、市积极申报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将在生态环境部清单的基础上,将更多水质条件好的河湖纳入自治区美丽河湖建设清单。

因地制宜节水,循环利用再生水

地处新疆东部的哈密市属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2021年以来,哈密市实施“十四五”水资源配置规划,开展工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污水收集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工程,中水总量不断上升。目前,中水已成为哈密市地表水之外的“第二水源”。2023年底,哈密市成功入围全国第二批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同时入围的还有乌鲁木齐市。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将再生水生产和使用作为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一环,陆续建成多座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开始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工业用水、水景观打造等。

从2022年开始,乌鲁木齐和平渠使用再生水为沿线9个公园及河滩道路两侧绿化树木提供灌溉用水。这得益于乌鲁木齐市再生水扬水工程。这一工程实现了再生水的“北水南调”,满足米东区、水磨沟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及沿线公园等地绿化用水需求,每年可置换3200万立方米洁净水。再生水的使用让和平渠重现潺潺流水,雅玛里克山更加郁郁葱葱,也让部分工业企业实现废水“零排放”,全市工业循环用水水平不断提高。

吕任生表示,两地入围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不但对其用水、节水、护水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全疆区域统筹“三生”用水(生态需水、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提供了借鉴。根据试点目标,到2025年,哈密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率可达到70%,乌鲁木齐市可达60%。

截至2023年年底,新疆全区共建成投运111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307.87万立方米/天,实际处理量为238.45万立方米/天。全区城镇污水处理率约为97.8%,较上一年增长0.36个百分点;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约44%,较上一年增长一个百分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