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六安“四个深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3-03-02 11:35:57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作为安徽省优质水源地、大别山区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为全面打好新阶段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和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围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提升科学施肥用药水平,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提升至41.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4%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覆盖率稳中有进,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实现七连降。建立“双减”行动核心示范区104个,辐射带动示范种植50.18万亩,2022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53.6%。

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围绕市场主体,探索秸秆原料化、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五化”利用新途径,健全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建立布局合理、多元发展和秸秆资源循环利用的运行格局。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量达314.71万吨,其中,产业化利用量为170.61万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56%,其中,产业化利用量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的比例达到54.21%。

深入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中小散养户—截污建池、收运还田”“规模养殖场—农牧结合、制肥还田”“养殖密集区—异地集中处理中心”3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途径,对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和改造。全市平台发码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以上。

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累计投入资金约8313.2万元,因地制宜地合理选择治理模式和工艺设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累计新建分散式处理设施946套,集中式处理设施71套,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5180吨/日,新增铺设管网长度约198.5公里,受益人口约18.71万人。通过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实施,有效解决了部分区域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无任何收集与治理措施问题,避免了直排、散排入河。累计投入资金1661.5万元,顺利完成9条黑臭水体整治,清淤量近6.67万立方米,铺设截污管网5.51公里,生态护坡2.87公里,垃圾清理量990吨,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