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2021年至今注销的塑料企业均超过数百家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1-07-04 14:52:22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2021上半年塑料行业可谓红极一时,价格从年初一路上涨,中间就没有停过。可涨价潮过后,下游企业可是叫苦连天,两极分化严重,甚至“熬不住”的企业比比皆是。这并不是夸张的玩笑,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注销的塑料企业均超过数百家。

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企业经营者甘愿放弃自己的心血,一个个企业倒闭的背后恐怕不是简单的“经营不善”能够概括的。

自去年下半年起,部分原材料企业正式复工复产便开启了涨价模式,不仅一扫去年只开工了9个月的阴霾,甚至还盈利了不少,部分企业甚至全年的业绩同比2019年有所增长。

进入2021年,塑料价格更是高歌猛进,涨价声一浪高于一浪。塑料行业多种原材料价格创新高,如LDPEPVCPOMPA66PC等,无论是供需变化带来的货紧价扬,还是上游传导而来的密集涨价,亦或是人为炒作造成的价格上涨,都使得塑料制品企业“压力山大”。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下半年至今近百种原材料呈现上涨趋势,10余种原材料价格上涨超过100%。不少人对于一季度近百家塑料企业发函调涨非常不可思议,但二季度某企业一天调涨2次,下游用户仍旧抢购且“手快者得”,让不少人意识到形势已经不复从前。

巴斯夫、陶氏、杜邦等石化龙头企业也数次发函,带动整个原材料市场价格水涨船高。不少原料企业已经不再发函,而是一单一议,按量询价,且价格有效期只有半天,稍微犹豫一下价格就又涨上去了,比买股票还刺激。

从涨价到封盘,从排队到停售,十几轮涨价过后竞拍、限购这种“神操作”也显得不那么惊人了。每每谈及此,制品企业不禁拍案而起大吐苦水,最终却只能掬一捧辛酸泪。

与此同时,摆在其它企业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下游市场需求持续下滑,造成部分企业无单可接,再叠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性上涨,很多塑料企业的日子越过越拮据,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未来只能面临着关停退出。在这一轮倒闭潮当中,没有技术壁垒且不存在垄断性质的企业将会最先被淘汰出局。


BOPP (3).jpg

不开工生产——倒闭,开工没单子——倒闭,有单子做不出——倒闭……作为产业链中游的塑料行业“压力山大”,直呼“玩不起”。在原料涨价的同时 安全清查再度来袭。

陕西省:8月前未整改一律关停

陕西省西安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区县、开发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对本地区、本领域辨识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行重点核查,对未上报或未列入的要进行全面排查;要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危险源,制定管控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整改台账。

市级重点行业部门要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整改合格的报市安委办备案;不合格的,要立即停工停产整改;81日前仍未完成整改的,一律关停。

福建省:深入一线企业生产现场督促

南安市城市管理局及时制定应对措施,深入一线企业生产现场督促落实。要求下属各企事业单位、各中队做出排查方案,成立排查小组,按区域和时间节点进行不留死角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存在的风险点进行重点巡查,做到全覆盖,建立台账,分类分级实施管控,做到情况清、底数明、管控实。

江西省南昌市:拉网式隐患大排查

南昌市安委办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把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放到极端重要的位置来抓,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立即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确保不留死角,

一边是环保风暴,一边是高昂的原材料价格,塑料企业的老板头有西瓜那么大。

业内人士表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对塑料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直接影响。

在获利动机的驱使下,企业总是希望能够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向下传导给用户。

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大,企业调涨价格的难度很大,企业的盈利空间将被压缩,不用说盈利,不亏损就要“偷笑”了,长此以往,或将有越来越多塑料企业面临倒闭危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