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领导要求尽快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来源:政策研究室 时间:2013-01-10 00:00:00
保护视力色:
12月9日下午,在全市社会组织工作暨河源市社会组织总会会员大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赖泽华对我市社会组织在推动河源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肯定,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着力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尽快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扶持发展基金。
将成立社会组织登记评估机构
当日,市民间组织促进会召开换届大会(注:换届后更名为“河源市社会组织总会”),选举产生了河源市社会组织总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成员。
据介绍,市民间组织促进会成立于2005年10月8日,截至2012年11月底前,共有会员291个,其中,副会长单位30家、常务理事单位22家、理事单位7家、一般会员单位242家、个人会员18人。近年来,市民间组织促进会在推动我市社会组织交流与发展、协调解决影响民间组织发展的问题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为全市唯一的社会组织联合体、枢纽型社会组织,市社会组织总会将成立社会组织登记评估机构,制定和完善各类社会组织登记评估指标体系,按照5A、4A、3A、2A、1A的登记标准,分期分批对全市各类社会组织开展登记评估试点工作,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2015年前,我市社会组织的重点评估对象是行业协会。同时,分类制订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信息公开实施办法;2013年底前,我市将实现各类社会组织有关信息在本级新闻媒体或公众网络进行公开。此外,市社会组织总会还将联合省社会组织总会,分期、分批对社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秘书长、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推进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建立健全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专职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全市有社会组织809家
据了解,自2001年实行社会组织登记以来,我市社会组织迅猛发展、日益壮大,数量从111个增加到809个,年平均增长率72.6%。
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809家,其中,社会团体386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23家;涉及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环保、体育、劳动、法律、中介、社会公益等多个领域,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的不同需求。
尽管我市社会组织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仍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为我市提供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在服务群众教育、就业、文化生活及解决读书难、看病难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社会公益类社会组织已活跃在我市各种公益活动的场合,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等其他社会组织也在各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将建立公共服务购买机制
我市社会组织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受起步较晚、经济发展、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赖泽华就进一步做好全市社会组织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市社会组织总会要找准工作定位,积极发挥服务各方的职能。二是各类社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勇于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三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工作,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确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着力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尽快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扶持发展基金,形成“政府积极支持、民间力量兴办、专业团队管理、公益组织受益”的培育模式;建立政府资助机制,认真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扶持社会组织开展有偿服务;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度,将应该转移出去的职能转移给相应的社会组织。尽快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相关新闻
我市正式启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申报工作 社会组织,政府邀你来“撑船”
本报讯 (记者 周焕 通讯员 张福巧)当传统“熟人社会”开始向现代“陌生人社会”转型,党委、政府和民间力量的角色分工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社会是一艘船,那么,党委和政府就是“掌舵者”,而社会组织则是撑船的“水手”。昨日,记者从全市社会组织工作暨河源市社会组织总会会员大会上获悉,我市正式启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申报工作,凡符合资质条件且自愿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均可向登记地民政部门上报申请材料。
上半年,我市将公布首批社会组织目录
按照《河源市确定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的实施意见》,凡符合资质条件且自愿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均可按分级登记、分级管理的原则,在每年10月向登记地民政部门上报申请材料;有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须先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核。民政部门在核实申请材料后,将符合资质条件的社会组织录入目录,并予以公示。具备优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优先录入,优先条件包括:评估登记在3A以上;获得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曾多次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在国内或本地区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声誉,曾获得部、省、市级荣誉;枢纽(联合)型社会组织。
据了解,从昨日起,我市正式启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申报工作;今年上半年,拟公布符合条件的第一批社会组织目录。
7月1日起,未列入目录者不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
据介绍,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将每年确定一次,并分批次予以公示。同时,社会组织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社会组织将被取消资质;每批次公布新增的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名单,以及因未年检、年检不合格或有违法违规行为被取消资质的社会组织名单。被取消资质的社会组织整改期为一年,整改期满,方可重新申请。
社会组织在登记地范围内,可承接登记地及登记地辖区各级政府部门转移、委托、授权的职能及购买服务。异地商会可承接原籍地区政府部门转移、委托、授权的职能及购买服务。
按照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在选择承接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时,应从民政部门公布的具备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中优先选取;从2013年7月1日起,未列入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目录的社会组织,不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