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行业协会成立较早,经过数十年发展,全市目前已有行业协会340家,所取得的成绩及所作贡献也在全国领先。为培育和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规范行业协会的组织和行为,市民政局近日组织起草了《深圳经济特区行业协会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昨日,该征求意见稿通过市法制办网站对外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根据该《条例》,行业协会的机构、人事和财务应当与行政机关和本协会会员分开,而且不得与国家机关和本协会会员合署办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不得在行业协会中兼职。 此外,《条例》要求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扶持和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并逐步将可以由行业协会承担的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
现状:
全市有行业协会340家
记者了解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 全市现有社会组织4554家,其中行业协会340家,涵盖了高新技术等四大支柱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商贸旅游业、建设和房地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主要领域。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市共有6家行业协会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13家行业协会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
记者同时从市民政局获悉,从今年起,全市还将取消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文娱类、科技类、体育类和生态环境类等8类社会组织的前置审批程序,改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这一措施也将极大促进更多社会组织的涌现。
条例解读
1 高层管理人员不得为机关在职人员
在组织架构上,《条例》规定,行业协会由全体会员组成会员大会。如果会员数量在100个以上或超过章程规定数量的,还可以推选代表组成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会员代表)大会是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同时,《条例》规定理事会为会员(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其行使的职权包括召集会员(会员代表)大会,拟定协会的年度财务预算、决算、变更、解散和清算等事项的方案,决定新发起人的入会和对会员的处分,提议对会员的除名,制订协会内部管理制度等。而理事会下设惩戒委员会和申诉与维权委员会。根据规定,理事会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
此外,在《条例》中还对行业协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条件进行了限制性规定。根据规定,协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监事或秘书长等高级管理人员除了从事本行业业务2年以上,熟悉行业情况,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社会信用记录良好外,还不得为国家机关在职人员。
2 政府将建立购买行业协会服务制度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上月在考察黄金珠宝首饰、钟表等行业协会时指出,当前形势下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发展,不是简单地承接部分政府职能,而是能够发挥政府所无法起到的重要作用。
记者看到,在《条例》中,也明确提出市、区政府应当建立促进政府职能转移工作机制,把可以由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逐步委托或转移给行业协会。与此同时,行业协会也可以根据其业务范围和能力,向相关部门就转移或委托部分行政职能提出申请。
此外,《条例》还规定,发改、财政、监察、审计、法制和登记机关应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逐年评估政府职能转移或委托效果的基础上,结合特区行业协会承接相关职能的能力,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移。
除转移政府职能外,《条例》还提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建立购买行业协会服务的制度,转移职能给行业协会增加经济负担的,或者委托行业协会开展业务活动或提供的服务政府应支付相应的费用,所需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3 行业协会将实行年度检验制度
根据《条例》规定,行业协会将实行年度检验制度,行业协会应于每年3月底前向登记机关报送上年度活动报告、财务报告,接受年度检查。登记机关结合行业协会年度综合评价情况进行年审,确定各行业协会年度综合评价等次并向社会公布。如果行业协会不按照规定接受年度检验的,由登记机关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限期接受年度检验;逾期仍不接受年度检验的,则吊销《登记证书》。
4 行业协会不得向会员收费或摊派
同时,《条例》也划定了行业协会的“禁区”,不得从事的行为包括:通过制定行业规则或者其他方式谋求垄断市场,妨碍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非会员的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采取维持价格、限制产量、市场分割等方式,限制会员开展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强制入会或者在会员之间实施歧视性待遇,限制会员加入其他行业协会;违反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向会员收费或摊派;未经登记机关批准,举行行业评比活动;通过设立企业或向会员投资等方式从事与会员业务相同或近似,构成或可能构成与会员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的经营活动;法律、行政法规及章程禁止的其他行为等。
链接:
全市行业协会将实行“黑名单”制度
记者获悉,为配合廉洁城市的建设,上月底,市行业协会党组织和行业协会代表分别与市纪委和市监察局签订了加强行业自律廉洁从业的责任书,根据责任书,行业协会将健全失信惩戒、守信褒奖机制,建立诚信档案、诚信等级考评等管理制度,实行不良行为记录“黑名单”制度和公示制度,对严重不诚信行为实行行业制裁,按照法律法规授权实行市场禁入或限入,从而引导会员和从业人员依法、规范经营,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