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一批3万剂腺病毒载体疫苗(一针型)运抵我市17个指定接种点,今日起接受还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预约接种。市疾控中心提示:不推荐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混打,已接种过1剂灭活疫苗者,应继续使用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已经接种完2剂灭活疫苗者,不建议使用腺病毒疫苗加强。
据了解,自13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发布《关于重点保障新冠疫苗第二剂次接种的通告》以来,全市各大接种点均按照省统一部署,暂缓新冠疫苗第一剂次接种服务,全力保障市民群众新冠疫苗第二剂次接种服务。截至16日,全市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达131万剂次,覆盖目标人群超103万人,覆盖率超过60%。当前,新冠灭活疫苗第一剂次暂未恢复接种。
市卫健局疾控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仍有约22万目标人群未接种新冠疫苗,“为进一步保障好部分未接种目标人群的健康权益,加快推进对该类人群的接种服务工作,市里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各接种点的服务能力、接种需求向省里申请分拨一批腺病毒载体疫苗(一针型),以满足广大市民的接种需求。”
那么,这一批腺病毒载体疫苗(一针型)与此前市民接种的灭活疫苗(两针型)有何区别呢?据市疾控中心介绍,腺病毒载体疫苗(一针型)与灭活疫苗(两针型)在技术原理、接种程序方面完全不同,但在接种方式、接种年龄范围、安全性方面都相同。首先从技术原理分析,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新冠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插入到腺病毒中,构建出两种病毒融合型病毒,也就是重组腺病毒疫苗,使其既具有腺病毒的感染能力,又表达新冠病毒抗源,以此激发受体抗体产生,理论上具有与受体长期共存的优势。而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通过化学等方法直接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的活性部分。其次,接种程序不同,腺病毒载体疫苗基础免疫为1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目前推荐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接种间隔建议3周至8周。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志美表示,无论是哪种疫苗,它们的效果和适用人群都是一样的,并且在上市之前,都是经过药监部门审查批准的,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有一定数据做支撑,市民可以放心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