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限塑令”为何成了“卖塑令”?
来源:信息中心 时间:2011-01-10 00:00:00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2008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限塑令”,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据统计,“限塑令”实施初期,全国超市和商场的塑料袋使用量曾一度减少了50%,但现在这一比例又上升了20%。虽然“限塑令”实施后,一度让市场上的塑料袋销量跌落谷底,但近来有上升之势,塑料袋使用量呈现V形曲线反弹。

  尤其是进入2010年以后,其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愈加突出,超薄塑料购物袋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一开始,很多人对收费反应敏感,会为了省钱暂时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但经过一段适应期后,人们的偏好就会改变,开始认可收费的塑料袋。一些市民在超市、商场购物开始重新大量使用塑料袋,超市、商场“限塑”变“卖塑”;在餐馆、饼屋等场所,“限塑”监管成为一种真空;在菜市场、农贸集市等场所,塑料袋随商品附赠,“限塑”变成可有可无。

  近日,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自然之友等环保民间组织表示,期待我国负责“限塑令”施行的政府部门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政策措施,制定出针对特定时段的限塑行动计划和目标。

  环保NGO建议,政府以规模经营的连锁超市或卖场为重点,不断巩固和强化此类场所的限塑成果,同时加强政策的解释和宣传工作,帮助公众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环境意识,用辐射效应改善其他场所的限塑状况。

  而对于外租店铺集中的商场和集贸市场,环保NGO建议,要充分考虑其执行“限塑令”的实际条件,采取更为灵活的措施,特别是一些鼓励性措施,促进民间和零售业者主动寻求强制性规定以外的减塑方法,进而成为下一阶段政策调整的参考依据。

  针对收费塑料袋购买量上升的问题,环保NGO建议,有关部门积极考虑改变塑料袋的收费性质,将“有偿使用”变更为向终端消费者征收较高的“环境税”,将所得收入用于我国的环保工作。

  在力推“限塑”的专家董金狮看来,“限塑令”之所以一步步走到今天如此尴尬的境地,监管部门责无旁贷,《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中,对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责及违反“限塑令”行为的处罚有明确规定。但又有多少生产企业和农贸市场由于违反了“限塑令”而受到了处罚?

  超市里,购买塑料袋的几乎都是年轻人,其中男性占多数。随身携带环保购物袋的顾客,多数为中老年人和女性顾客。有些人去超市购物的时间不定,出门又不习惯随身带包,所以需要袋子时只能向超市索要。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限塑令”这样的政策其实就该强制执行,政府应该强行禁止塑料袋的生产使用,超市只提供环保袋。――杨文

  如果超市不再提供塑料袋,而是直接提供环保袋,按正常环保袋的价格来卖,不怕顾客不记得随身携带环保袋。现在超市里的塑料袋一般几毛钱一个,对于一般人来说,完全承受得起。而对于市场,则可以开发市场专用的易分解塑料袋,以便宜的价格出售给市场的商家,供顾客有偿使用。这样一来,先减少了对价格敏感者的使用。然后,即使还有人用,也不至于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政府部门要做的就是补贴这种塑料袋的生产商,使之保持低价竞争力。因为市场的管理不像超市那样易于监管和执行,行政命令更有效。对于市场来说,价格是最有力的杠杆。――龙在天

  关于这件事,我实在不忍心找出任何错误。从因到果,从头到尾,似乎全都透着善意、责任、决心和自上而下的配合。对于制定者来说,“限塑令”是参考了国外先进经验,借鉴了科学发展观而制定的,其初衷正确无疑。对于执行者(仅拿超市做代表)来说,他们是企业,是利益追逐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他们来说是常识,并且这对策(收费销售塑料袋)似乎还是上方提供下来的解决办法。对于监管者来说,我只能说很无奈,他们无处不在却又哪都不在,但这也不能怪他们,中国商业体系太庞大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将成为难倒监管者的鸿沟。

  那么作为末端环节的消费者是受害者吗,他们也算不得受害者,他们已经习惯了各种不断上涨的经济压力,他们的承受能力已经强得不能更强。于是他们欣然接受,不过是多交几毛钱而已,你总不能让我头顶着一块猪里脊回家吧。

  那么笑点就在此出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丝毫没有得到解决。这样一个利国利民一呼百应的大好事,怎么可能有始无终,怎么可能发展到与计划大相径庭,怎么可能没有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是的,限塑令两年之后再次受关注,人们关注的正是他的解决办法,或者说是政策执行方案。――喻添旧

  第一,我不认为发达国家就比我们消耗的塑料袋就少,因为这绝对是一个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的产品,加上美国人和欧洲人那种似乎没有节制的消费,就如同楼上所说,我觉得他们也不可能把鸡蛋和生姜大蒜都放在裤子口袋里。第二,我认为如果白色污染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我们必须禁了,但我们还是想到要疏,而不是堵。每次我去超市,花几毛钱买个塑料袋,回家很方便;回家后直接留下来当做垃圾袋,等于减少了一个垃圾袋的消耗,没有增加我的塑料消耗总量。此外一个塑料袋三毛钱,堵是堵不住年轻人的。我认为,堵住了中老年人,就算成功了;剩下的时间,我们要想办法如何疏。比如以后买垃圾袋凭身份证,每年消耗得少可以有一些礼品送,这才是给年轻人定的“规矩”。――马超

  既然购买塑料袋在两年内迅速成为新消费习惯,说明其需求是不可避免的,需求决定市场供给,也决定消费习惯。新消费习惯已经养成,那么我们现在关注这个问题是想要干什么呢?显然不可能回到政策制定之前(免费提供原版塑料袋)的状态,也不可能扼杀消费习惯,完全限制塑料袋使用。现在可以做的只有一点,就是重新制定执行方案,坚决维护政策初衷。

  购物自带塑料袋正如去餐馆自带筷子勺子一样,虽然值得提倡,但实施起来确实有点可笑,因此而减少了“冲动消费”的比例,恐怕倒霉的是超市。所以这个问题解决的关键在超市。可降解塑料袋成本“仅仅”是普通塑料袋成本2倍左右,超市可以按人头免费提供可降解塑料袋,比政策出台之前,大概每人每次购物超市增加2角左右成本,这丝毫不过分。可以参照一些超市免费停车的模式,购物在一定金额之上者,可免费获得可降解塑料袋或纸袋。还可以根据购物大小和多少,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塑料袋尺寸,既降低成本也降低污染。此外,在可降解塑料袋上印上超市或产品广告,标榜环保,既挣钱又挣脸。在我看来,这些执行办法,依然可以得到自上而下的配合,执行起来,简直容易到不能更容易了。――小添

  几毛钱的塑料袋,习惯以后对于消费的遏制作用自然消失;换成资源税,就能解决问题么?税负是可以转嫁的,不合理的税收会促进黑市的发展,监管尚存种种漏洞,岂不是又一个钱权交易的好平台。

  塑料袋的使用是一种广泛的社会需求,这种需求需要受到尊重。如果说限塑令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搭送的塑料袋有了名正言顺的价格,这就给了塑料袋生产企业利润空间,他们能够正常生存,有利润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如果塑料袋也能够正常消解,或者有其循环利用的渠道,那么塑料袋的使用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将大大降低。说到底人类有需求,这种需求需要合理定价,然后通过技术进步来解决人类需求和环境共存的问题。――西铭

  我现在已经习惯在书包里放一个塑料袋,即使有时候不得不花钱买回的塑料袋也会整理起来再加利用。我知道像我们这样做的年轻人也很多,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热爱环保的心,有时一个小小的信息刺激下就能汇聚众善。所以我们在塑料袋问题上,如果靠“限”没有起到意料中的作用,我们何不尝试多渠道宣传,以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循环利用意识。――笔笔的笔

  说来惭愧,有时我也去超市买塑料袋。没办法,有时候会忘了带包。但是我还是尽量用我自己的方式支持环保。在肯德基吃汉堡的时候,我都不要外面的纸盒子,只要一个纸包就好了。因为那么好的纸盒子,用一次就扔,太可惜了。――王俊岭

  可以实行全市手提袋租用行动,在全市各大小超市里设置租用点,不再提供塑料袋。顾客在超市里租用的手提袋可以还到全市任何一个超市。设置专门负责手提袋二次分配的人员,避免因归还地点不同造成的数量分配不均的问题。――贝拉

  刚刚开始限塑的那会儿,很多人在超市是不好意思索要塑料袋的,但是这种羞耻感并没有延续多久,在没有养成自己带包的习惯和自觉的时候,惰性先一步胜利了。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已有的政策要持续执行,宣传也要持久地跟上,也不要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改善人们思维的方向才能根本解决,否则不管在限塑的哪个环节,再好的政策,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杨弼麟

  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所以妄图用“钱”来实行的限制都是伪限制,不过是为某个既得利益者增加他们的收益而已,而这些人还会变本加厉,导致恶化的循环。塑料袋还只是小事,看看烟酒这些前车之鉴吧!消费层面的“限制”只能制造出更多的消费,只有抓紧生产层面,才有“限制”的可能。但是生产层面的利益错综复杂,我们对地球的爱能超过对GDP的爱吗?――陈夏阳

  这个勾起一些回忆。记得那时候在厦门,傍晚常常去厦大西门的新华都超市购物,每次都提着两大袋东西,还要套两层袋子,一手提一袋,另一手一起提一袋。后来限塑了,每次都一起提着大大购物袋。为了环保,还曾想去南普陀寺的荷花池里面捞垃圾。――猎人

  基本上在超市购买塑料袋一个只要需两毛钱,最多不超过五毛,由于塑料袋价格定的过于低,很多人也就不在乎那一点钱了,图个方便,塑料袋的销售量又开始升。主要是中国人还没有养成出门购物自带环保袋,尽管之前环保袋兴起时尚之风,但是在超市仍然看到不少人需要购买塑料袋装商品。据我观察,除了像家乐福、沃尔玛这些大型的超市有环保袋销售,在一些小的超市,像学校超市这些就很少看见有环保袋销售,没有塑料袋的替代品,那些没带环保袋的人也就必须要购买塑料袋。有些人认为逛超市可以用环保袋,但在市场买菜就能难,比如买猪肉那个环保袋就显得不妥当,其实像猪肉、蔬菜这些带水的食物可以拿塑料盒来装起,市场可以销售一些塑料盒,价格不宜定的太高,能够循环利用的东西定能吸引精打细算的师奶使用。――高欣婷

  我个人而言,去超市买东西很少记得带购物袋,有时遇到大采购的情况,也只能花几毛钱买个塑料袋。塑料袋价格不高,又方便自己,其实是件小事,况且超市又能提供塑料袋。相信大多数人和我有类似的想法,女人出门甚是麻烦,手机钱包化妆包,能带少点东西就带少点东西,又有谁还会每天把购物袋放在包里呢?年轻人更是不在乎那几毛钱。要想真正杜绝这种现象,只有靠强硬手段。试想,若是超市里不提供塑料袋,只卖十块钱的可重复利用的购物袋,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忘记带购物袋去超市了。――胡倩

  一个塑料袋2毛钱,开始的时候可能有点无法接受,但是现在收费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觉得无所谓了,反正数目也不多,可以提供很多便利,所以在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一般都会在口袋里备一些当毛的硬币。但是在超市里面的水果和熟食的柜台还是有很多免费提供的塑料袋,经常看到有很多顾客扯了很多个带回去用。“限塑令”主要是通过收费这个途径来限制塑料袋的使用,但是这个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最有效的方式,我觉得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大家都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修养,自觉拒绝使用塑料袋,让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抵制白色污染,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张欢

  首先,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然后就要采取措施,把有偿提供塑料袋变成有偿提供环保购物袋,从生活上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再就是对于生产塑料袋的工厂进行检查,改革,促使其生产合格塑料袋!――翟晓

  限塑难在人们环保观念的思想教育,假如不能使其充分认识到塑料袋对环境巨大的危害性,而这种危害性又会如何变本加厉地伤害自然生态,影响人类的生活,那么限塑令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限塑令借助于经济杠杆,把环保问题变成市场问题,不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容易产生错误的激励机制。如果有更多的人意识到塑料袋难以降解,破坏土壤和水源,滋生细菌,限制植物发芽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最终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健康的时候,就会慢慢学会用环保购物袋来代替塑料袋了。政府制定环保政策的时候,可以借用不同杠杆,但不能偏离环保观念教育这一根本问题,要让人们从态度、观点和行动上都践行环保,这才是治本之策。――刘鹏飞

  中国有句老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塑料袋的使用也是其中一种啊。从用报纸包着、盒子装着、满手兜着到用篮子拎着,一定很简单,从每天由家里提着篮子去菜市场到随时随地买东西都有塑料袋可以装,那更简单。现在的白领、老师、工人都没有“从前”那么多的自由时间,从单位下班后,不管是去菜市场、还是去超市,都是希望能最快的买回东西回家的。所以,“限塑令”只是代表了一部分有钱人有闲人“低碳”生活的美好梦想,其余的人还是希望生活能够方便、便捷的。或者,国家您在强制强制,“棍棒底下出孝子”。――潘昕妙

  强制禁用的话,我没带袋子的话我能不买就不买,消费又被限制了。其实外国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都是不限塑的,为什么独我国限塑呢?限塑对环境的保护并未有其实质性建设性作用。倒是在国际能源战略中有其独到作用,因为塑料袋的原料是石油。国家实施这一政策,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降低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陈智涵

  限制的结果是超市等商家,在塑料袋上面又赚了一笔。――刘祥平

  有需求就有销售,塑料袋是不好,这谁都明白,可是很多人出门根本没有拿袋子的习惯,去超市的时候不买塑料袋怎么装东西呢?任何东西不是说出台法令就能够禁止的,最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习惯和观念,这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了,那些浮躁的、喜欢立竿见影的相关部门可没有那么多的功夫去做这些。――李特

  如果每个人都会自我监督的去实行“限塑令”,那应是一项措施实行最完美的状态。怎样才能让每个人都会进行自我限用塑料袋呢?根据中国的国情及中国人民的群体心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使用塑料袋这一行为与道德挂上钩,还要与面子挂上钩。让大家有一种使用塑料袋是“没知识不环保不文明不与国际接轨”的行为(就像禁止随地吐痰行为一样),让人从心理上对使用塑料袋反感,这“限塑令”就好使多了。
分享: